银行招聘网 > 笔面试考点 > 银行不是弱势群体,银行员工是!

银行不是弱势群体,银行员工是!

发布时间:2016-07-01   来源:未知
【导读】银招网官网(yinzhaowang.com)温馨提示:凡告知"加qq联系、无需任何条件、工作地点不限",收取服装费、押金、报名费等各种费用的信息均有欺诈嫌疑,请注意防骗。
建行行长张建国曾说“银行是弱势群体”,其实少说了两个字,应该是“银行员工是弱势群体”。
 
今天分享一篇米罗关于对“银行员工被打”事件的看法。
 
最近某银行员工被打事件刷爆了朋友圈,起初互联网上的声音是声讨打人者,同时谴责毫无作为的保安,到了后来,由于涉事银行迟迟没有官方声音,舆论转向了,开始吐槽银行没有担当,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员工。
 
时隔一天之后,官方声音出来了,在其省分行公众号发布,《施暴者必将受到严厉惩罚》,说明了事件原委,也表明了态度。按说这事就这样过去了,但是互联网上陆续有文章出来,质疑银行前期可能采取的删除视频、压制事件传播的做法,也有人更关心受害员工是否妥善安置,打人者是否将得到应有惩罚。按照这个逻辑,该银行后续还应对进展做一个跟进与发声。
 
有心人拿这次事件与顺丰员工被打事件做比较,顺丰的霸道总裁站出来说“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!如果我这事不追究到底!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!”的确听着很豪气,收获了无数员工与少女的心。
 
但这件事放在银行,由于体制、监管、文化、考核等多种原因,哪怕银行管理层想豪气一把,估计也很难,非不愿,是不能。
 
自从银监会开始狠抓消费者权益之后,银行员工基本上一进银行就被告知,骂不还口。一旦跟客户起了争执,无论对错,错总在员工。一旦客户投诉了,还要罚款。其实也有非常豪气的银行员工,跟客户对骂,拍着桌子对骂,但结果没什么例外,开除了事。
 
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保安的行为,觉得非常气愤,其实能让保安做什么呢?首先保安大部分是外包人员,非银行员工,工资也不高,可能没有出头的意愿,或者由于素质的原因,就没有这个意识;其次,保安出头之后,如果跟客户拉拉扯扯,把客户弄伤了,那会是一个怎样的舆论?媒体岂不要翻天,把矛盾狠狠指向银行。
 
对于涉事银行而言,或者好多类似企业而言,长久以来的公关策略,可能就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息事宁人,你不得不承认,在现有形成的银行-员工-客户关系中,低调处理是最明智的。你一旦高调了,就会引发各种未知的舆论倾向,国企之所以是国企,本身有很重的社会担当,要和谐。所以我们常说,银行的**们,既不是银行家,也不是企业家,而是政治家。
 
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,建行行长张建国曾说“银行是弱势群体”,其实少说了两个字,应该是“银行员工是弱势群体”。我曾经跟大家探讨过这个问题,银行体制是科层制,从上到下四级或五级,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再多的任务,再多的业绩,都要落到网点,而每个网点也就十来个人,每天真的要忙死,那些坐柜的柜员有时候有尿了还得憋着,柜前排了很长一个队,你要是把“暂停服务“的牌子拿出来临时上个厕所,不得被骂死。在网点内部,竟然有低柜人员,例如理财经理,羡慕高柜的人员,好歹有一个防弹玻璃挡着。
 
就像刚才说的,长久以来的考核、奖惩导向,压根就不允许员工面对客户时有任何脾气,客户再无理取闹,也得忍着。而像这次打人事件,非常恶劣了,没有一个银行从业会忍,所以我们也在视频中能看到几个男员工控制住了打人者,扭送公安机关。而如果,那几个男员工忍受不了,把受害者胖揍一顿,估计就不是今天的舆论氛围,好多媒体等着看热闹呢。
 
这件事情,我认为银行的处理基本没错,员工送医院了,**慰问了,打人者送公安了,官方发声音了。但也可以说错了,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“该银行在此次事件中错过了公关的**时机。作为企业,丧失了一次提升员工幸福感的机会;作为上市公司,错失了一次赢得投资者信赖的机会;作为商业银行,失去了收获客户尊重的机会。”虽然挺主观的一个说法,但不无道理。
 
究其根源,还是该银行,甚至是所有大银行,乃至国企,其公关思路,或许还停留在二十年前,只知道被动应对,也可以毫不客气得说,脱离了时代。我们能够看到,很多新兴公司,可以把任何事件玩弄于鼓掌之上,哪怕是对自己不利的声誉风险事件,也可以引导为正面舆论,甚至还能借此营销。其实不仅国企如此,政府也是如此,面对类似的事件,一般的态度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多干多错,多说多错。如果真跳出来引导舆论了,客户的反响,互联网的反响,可能是好的,但万一上面有人不高兴呢。这就是现实。
 
说员工是弱势群体,再直白一些,还应该是基层员工是弱势群体,他们任务繁重,工资较低,日常面对客户不是无理谩骂就是冷嘲热讽,如果再缺乏行内的关爱,就可想而知了。但现在会好很多,银行的党委、管理层、工会都比较重视员工的关爱,一切都在路上吧,需要努力的方向还有好多。
 
在国企或者某些其他地方,近年来随着各种精神学习,越来越倡导让大家奉献,对银行基层员工也是,要求大家奉献,奉献就体现在任务重、忍受客户的无理吗?我觉得,谈奉献就是谈道德啊,是个好事情,该谈。但谁奉献的多,谁奉献的少,怎么体现呢?升职了吗,加薪了吗?这都是需要考虑的。
 
认识这个社会的本质,看历史就好了,这个社会从未依靠道德或者奉献运转。对企业而言,我觉得就应该痛痛快快得谈利益,恰恰是“自私自利”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。谈道德谈奉献,就摆不正各个社会组织之间的权责利关系,员工都奉献了,还要不要给他发工资呢?
 
我一周拉100万存款,工资1000块钱;他一周拉100万存款,工资100块钱,是不是他奉献得更多呢?道德没办法衡量,奉献也是一个感性词,无法与生产经营挂钩。奉献跟生产力,跟竞争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,请问,我们看到的欧美跨国企业,谁闲着没事跟员工谈奉献?
 
谈明白权责利很关键。我们说,奥小马是美国民主党人,首先他是一个人,人就要知道自己的来处去处,其次他是一个美国公民,公民就要讲权力和义务,再次他才是民主党人。这个顺序不能乱,我们看一些洗脑剧,如果奥小马为了民主党的事业,对自己的父母恶狠狠的乃至走上了阶级对立,我觉得都不能称其为人。这就是逻辑关系。
 
同样,一家银行,首先是一家企业,其次是一家银行,再次才承担社会责任。银行作为企业,根本是员工;作为银行,才考虑到客户;作为社会的企业,才要担当社会责任。这个顺序也不能乱。把客户的利益凌驾于员工的利益之上,必然导致人心的涣散。当然如果员工为了企业的利益委屈了自己,企业就应该立即站出来给予考虑,否则,也会人心涣散。我们不阻止那些愿意奉献的人,但奉献就要跟其切身利益挂钩,让奉献着不再悲苦。此时的奉献,才值得鼓励。
 
从现今的银行业来看,类似的事情已经属于极端个例了。并且,员工或个人的价值,越来越被重视。我甚至认为,在未来,雇佣关系甚至是对人才的侮辱,未来,合作,与人才合作,才是方向。
 
如此吧。
 
米罗-英凡研究院特约研究员,某某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
公众号丨莫道寻常(ID:mdxunchang)